top of page

积极聆听病者心底话 关顾病人身心需求

在诊所诊断病人症状,断症后开药治疗,是医生的职责。黄至生医生(Martin)认为医生的工作除了救人,同时也要拯救人心,因此多年来参与小区义务工作,希望贡献在服务病人身上,他坦言只需多一份关怀,便能令病人在生命路上纷扰波折中找到出路,走出阴霾从容面对疾病。

Martin的从医之路,得由中学一段经历谈起,「参加了小区团队的服务,第一次探访智障人士庇护工场,分派我们这班中学生与他们倾谈,过程令我眼界大开,工场内的智障人士像是遇见朋友,毫无机心与我们分享所有事情,短短一小时内认识了他们整个人生;当时感受很深,我们只是去探访,陪他们聊天,没做什么特别事情已令他们很开心,心想只要简单地做多一点,便能令弱势社群感到快乐及被关怀,于是后来继续参与,成为课余恒常活动。慢慢也影响了大学选科,之前还在犹豫选择社工还是医科,但通过这次小区接触,我觉得医生既可为病人提供医治,也同时可透过倾谈全方位关顾病人身心社灵的需要,因此选择了投考医学院。」

微小力量换来重新改变

进入医学院后,功课虽然很忙,但Martin并没有停止参与小区活动,喜爱绘画的他,更为儿童癌病患者绘画插画,「当时图书最后一页,可以让小朋友填回阅后感想,收到他们的回馈时很感动,再次发现原来只要花小小努力,便可以帮助病人,于是想帮助病者的心就像一颗种子,根深柢固植入心内。」毕业后,Martin要到医院实习,有时候连续工作多个小时,但仍然兴趣盎然,加入多个非政府组织包括再生会、香港复康力量等担任顾问,继续实践义工服务。从中接触到不少残疾及轮椅人士,发现他们容易患上抑郁症,觉得世界上没人明白自己,当时机构举办了各个病人互助小组,让这些病人在同一小组中彼此倾谈。


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年女士,她全身八至九成关节会痛,不单因病令她失去秘书工作,丈夫也离她而去,剩下子女给她独力照顾,可说是祸不单行。「当时担任小组联络人,我只是负责安排座位、斟茶递水等工作,主力由在场的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学家协助病者。那位女士最初来到小组,目无表情垂头丧气,但奇迹地参与了多次聚会时,情绪由谷底反弹,竟然逐渐变得开朗,人生也变得积极进取。」Martin后来才明白,这些小组活动其中功能可减少病患者孤单感,让他们感受世上不只自己一个承受同样痛苦,慢慢敞开心屝,甚至跟小组成员成为朋友,「最后一次聚会时,她送我一个蛋糕,上面写着『多谢你改写我人生的剧本 』... 原来在小组上只是聆听,没什么明显建树,但对病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支持。」


公共卫生课程拓阔视野

为了理解如何通过小区服务保障病人的健康和福祉,Martin决定修读公共卫生硕士课程,「这是继中学到庇护工场之后,第二次令我大开眼界的地方,原来很多小区问题,可以透过科研来寻找解决方法,科研结果更可以为政府提供指引,影响将来健康政策的设定。」Martin指出,课程并非只为医生而设,但凡对公共卫生有兴趣的有志人士均可选读,「未读此课程前,我的眼光只聚焦在个别病人身上,曾有一位教授形容,为病人诊症倾向是一对一为病人问诊及治疗;在公共卫生范畴工作,就像在一座尖塔顶部宏观检视整个小区健康。课程让学员开阔对医疗卫生的眼界及视野。」

自此以后,改写了Martin对诊症的看法,「明白到病人在诊所就医,可能因时间关系,要充份了解病人在身心社灵各方面需求,存在不少挑战。如患者有多种长期病患,亦同时面对一些心理及社交问题,医生较难于一次诊症中实时处理;在小区组织这些非医疗地方,陪同其他患上同样病患者,却可以透过分享认识新朋友,改善心理及社交健康,这些都是在医院及诊所以外可达到的额外功效,也印证了小区关怀及护理的重要性。」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