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積極聆聽病者心底話 關顧病人身心需求

在診所診斷病人症狀,斷症後開藥治療,是醫生的職責。黃至生醫生(Martin)認為醫生的工作除了救人,同時也要拯救人心,因此多年來參與社區義務工作,希望貢獻在服務病人身上,他坦言只需多一份關懷,便能令病人在生命路上紛擾波折中找到出路,走出陰霾從容面對疾病。

Martin的從醫之路,得由中學一段經歷談起,「參加了社區團隊的服務,第一次探訪智障人士庇護工場,分派我們這班中學生與他們傾談,過程令我眼界大開,工場內的智障人士像是遇見朋友,毫無機心與我們分享所有事情,短短一小時內認識了他們整個人生;當時感受很深,我們只是去探訪,陪他們聊天,沒做什麼特別事情已令他們很開心,心想只要簡單地做多一點,便能令弱勢社群感到快樂及被關懷,於是後來繼續參與,成為課餘恆常活動。慢慢也影響了大學選科,之前還在猶豫選擇社工還是醫科,但通過這次社區接觸,我覺得醫生既可為病人提供醫治,也同時可透過傾談全方位關顧病人身心社靈的需要,因此選擇了投考醫學院。」

微小力量換來重新改變

進入醫學院後,功課雖然很忙,但Martin並沒有停止參與社區活動,喜愛繪畫的他,更為兒童癌病患者繪畫插畫,「當時圖書最後一頁,可以讓小朋友填回閱後感想,收到他們的回饋時很感動,再次發現原來只要花小小努力,便可以幫助病人,於是想幫助病者的心就像一顆種子,根深柢固植入心內。」畢業後,Martin要到醫院實習,有時候連續工作多個小時,但仍然興趣盎然,加入多個非政府組織包括再生會、香港復康力量等擔任顧問,繼續實踐義工服務。從中接觸到不少殘疾及輪椅人士,發現他們容易患上抑鬱症,覺得世界上沒人明白自己,當時機構舉辦了各個病人互助小組,讓這些病人在同一小組中彼此傾談。

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中年女士,她全身八至九成關節會痛,不單因病令她失去秘書工作,丈夫也離她而去,剩下子女給她獨力照顧,可說是禍不單行。「當時擔任小組聯絡人,我只是負責安排座位、斟茶遞水等工作,主力由在場的精神科醫生及心理學家協助病者。那位女士最初來到小組,目無表情垂頭喪氣,但奇跡地參與了多次聚會時,情緒由谷底反彈,竟然逐漸變得開朗,人生也變得積極進取。」Martin後來才明白,這些小組活動其中功能可減少病患者孤單感,讓他們感受世上不只自己一個承受同樣痛苦,慢慢敞開心屝,甚至跟小組成員成為朋友,「最後一次聚會時,她送我一個蛋糕,上面寫着『多謝你改寫我人生的劇本 』... 原來在小組上只是聆聽,沒什麼明顯建樹,但對病人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支持。」

公共衞生課程拓闊視野

為了理解如何通過社區服務保障病人的健康和福祉,Martin決定修讀公共衞生碩士課程,「這是繼中學到庇護工場之後,第二次令我大開眼界的地方,原來很多社區問題,可以透過科研來尋找解決方法,科研結果更可以為政府提供指引,影響將來健康政策的設定。」Martin指出,課程並非只為醫生而設,但凡對公共衞生有興趣的有志人士均可選讀,「未讀此課程前,我的眼光只聚焦在個別病人身上,曾有一位教授形容,為病人診症傾向是一對一為病人問診及治療;在公共衞生範疇工作,就像在一座尖塔頂部宏觀檢視整個社區健康。課程讓學員開濶對醫療衛生的眼界及視野。」

自此以後,改寫了Martin對診症的看法,「明白到病人在診所就醫,可能因時間關係,要充份了解病人在身心社靈各方面需求,存在不少挑戰。如患者有多種長期病患,亦同時面對一些心理及社交問題,醫生較難於一次診症中即時處理;在社區組織這些非醫療地方,陪同其他患上同樣病患者,卻可以透過分享認識新朋友,改善心理及社交健康,這些都是在醫院及診所以外可達到的額外功效,也印證了社區關懷及護理的重要性。」

bottom of page